🔥 推特起爆帖监控
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大V账号的列表(list: https://x.com/i/lists/1961235697677017443),帮您发现大V账号即将起爆的热帖推文。结合 SoPilot 的生成高质量评论智能体,帮助您快速生成专业和高质量的评论,在黄金时间抢占评论区位置。你也可以点击上面链接查看最新帖子。如需订阅通知,请点击下面的Discord按钮或RSS按钮订阅。
NotebookLM 里程碑式的一 步,终于支持用图像作为数据源了 你的课堂拍摄的板书以及一些教科书的内容,还有表格,或者是街面上临时拍摄的照片,都可以作为数据源,然后检索。 感觉对于学生党和听课的一些人来说非常有用。 https://t.co/ztszOATl8x
Gemini 上的 Veo 3.1 现在支持多图参考了 可以提取不同图片的元素参考后生成视频 https://t.co/RGu8pY1q1y
Steam Machine 这个可以自定义的磁吸前面板太好玩了 他们还开源了参数你可以自己 3D 打印和定制,墨水屏显示数据这个估计后面会卖爆 https://t.co/TEsqryYECj
每当市场下跌时,看看彼得·林奇对回撤的看法: https://t.co/IOIMgjSzeU
Claude Code Now 更新,现已支持 Kimi Code Plan 的配置快速切换。 设计理念上,简化了配置文件的复杂逻辑,预置了配置模板,只需要填写 key,然后复制粘贴到 .claude 文件夹即可 本次更新的代码部分由 Kimi 自己独立完成,太棒了。 https://t.co/JfZ620OQBk https://t.co/mvSKvHryW1
前几天网上全是杨振宁、李政道,却没有人提这个奇女子:吴健雄 吴健雄的一生里,有一个细节常被忽略,却最能看见她的勇气。 1940 年代,美国物理界弥漫着一种“宇称必守恒”的信念,几乎没人怀疑这个原则会出错。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大胆的理论假设,却苦于找不到能验证的人。当时的实验条件苛刻、风险极高,失败的概率远大于成功。 吴健雄听完他们的设想后,只说了一句:“这值得一试。” 她带着学生在实验室连续奋战了几个月。为了排除误差,他们反复调整仪器、校准温度、在寒夜中等待放射性同位素的微弱信号。几乎所有人都不认为一个基本物理定律会被推翻,但她坚持:“科学不靠信仰,只靠证据。” 最终,吴健雄团队的实验结果清晰地指向一个惊人的事实——宇称并不守恒。 这一发现震动全球,彻底改变了现代物理学的方向。杨振宁和李政道因此获得诺贝尔奖,而吴健雄作为关键的实验验证者,却未被纳入名单。 多年后,人们问她是否遗憾。她只淡淡说:“我知道我做了什么。” 这是她最动人的地方——不争名份,只为真理。
关于抖音的危害,终于看到系统的研究了 https://t.co/roikWH9RFC
这可能是第一次,我们能拥有一个完全由自己定义、自己掌控、非程序员也能驾驭的个人效率系统。 过去二十年,我们一直被各种个人管理工具牵着走:待办清单、日历、笔记、任务应用……工具换了一代又一代,但结果始终一样—— 系统变成了负担,而不是帮手。 现在的转折点在于: 界面不再是软件,而是语言。 我正在用 Claude 做一个实验:一个不需要写代码、没有硬编码、完全由自然语言驱动的个人管理系统。你说出想做什么,它就自动生成结构、安排计划、记录执行、做出反思——全部由你定义、由你拥有。 这是一种全新的 “AI 原生” 思维方式: 不是学习写程序,而是让语言本身成为你的操作系统。 如果你曾经觉得传统工具不够“像你”,那么这一次,系统终于可以按照你的方式生长。 Lesson 9: M-PPS: The First Personal System Built for the AI-Native Era https://t.co/G28jmkYvGK
现在感觉在美国逛个超市,200刀买不到啥东西…是那种没填饱肚子的感觉。 好幻灭。 主要还是我们家无法吃什么速冻薯条这一类的。
👍说的挺好的,里面的话把 Cursor 换成 AI 或者其他 AI 工具也一样成立 --- 原推译文 --- 在这个AI 时代,大家最常问的问题是: “我会被取代吗?” 但真正的问题其实是: 你够了解自己,才能变得不可替代吗? 因为现在,人人都能用到同样的大模型(LLM)、同样的工具,而且这些工具的能力还在疯狂变强。 赛道正在迅速被拉平。 但关键在这——Cursor 并不会替你思考。 它是在放大你。 它放大的是你的主观能动性(agency)、你看问题的方式、你的品味、判断力,甚至你那些别人听了会觉得“这也太小众了吧”的怪癖。 然后把这一切 放大 100 倍。 它放大的是你的优势——那些只有你自己才真正擅长的东西,那些因为你独特人生路径才拥有的视角。 让它们变得成倍、更成倍地强大。 在这个时代能赢的人,不是那些拥有最好提示词(prompts)或最多 tokens 的人。 而是那些 真正懂自己的人。 那些对自己的独特观点有坚定信念的人。 那些花了很多年弄清楚“自己能做哪些别人做不了的事”的人。 AI 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个倍增器。 你若是普通,它就把你变得更普通。 你若是独特、清楚自己的优势,它就会让你变得不可阻挡。 你的主观能动性 + 你的优势 + AI = 你变得 100 倍强大的地方。 所以问题从来不是“要不要用 Cursor”。 而是: 你是否足够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愿意用它来放大你? 那些真正清楚“自己是谁、相信什么、独特优势在哪里”的人,才是未来的构建者。 找到你的方式。 靠近你的优势。 相信人的能动性。 然后让 Cursor 狠狠放大它。
ChatGPT 流量受 Gemini 冲击很大 GenAI 流量占比最新走势:重点总结 → Grok 与 DeepSeek 持续回升。 → Claude 首次超越 Perplexity。 → ChatGPT 份额继续下降。 🗓️ 12 个月前 ChatGPT:86.6% Gemini:5.6% Perplexity:2.2% Claude:1.9% Copilot:1.6% 🗓️ 6 个月前 ChatGPT:80.1% DeepSeek:6.1% Gemini:5.9% Grok:2.4% Perplexity:1.6% Claude:1.2% Copilot:1.2% 🗓️ 3 个月前 ChatGPT:79.0% Gemini:8.6% DeepSeek:3.9% Grok:2.3% Perplexity:1.8% Claude:1.7% Copilot:1.2% 🗓️ 1 个月前 ChatGPT:74.1% Gemini:12.9% DeepSeek:3.7% Perplexity:2.4% Grok:2.0% Claude:2.0% Copilot:1.2% 🗓️ 今天 ChatGPT:72.3% Gemini:13.7% DeepSeek:4.2% Grok:2.5% Claude:2.4% Perplexity:2.3% Copilot:1.2%
仔细读一遍这个公告,就会觉得特别可笑。 主题是说中国利用Claude做攻击了,整篇却都在吹Claude Agent是多么好用,中间附上多个示意图,像是在为自己家产品打广告。 什么感觉呢?如下: 标题:暴徒使用我司枪支进行暴恐活动 内容: 我司枪支牛逼耐用 1. 口径: 7.62×39 mm 2. 全长: 约 870 mm 3. 重量: 未装弹约 3.8 kg 4. 射速: 约 600 发/分钟(理论) 5. 有效射程: 约 300–400 米 结论只有一个:Anthropic 大SB
还记得去年 Devin 搞了一个 deepwiki 吗? Google 现在也悄悄上了一个同类,Gemini 加持的CodeWiki: https://t.co/YJsaL3JZs2 用法超级简单: 把 GitHub 的项目仓库地址,直接贴到 CodeWiki 的 URL 后就行。 比如 LangChain 的 repo: https://t.co/9YJdEbPNsv 那么它对应的 CodeWiki 页面就是: https://t.co/UiNL3RwYE0 私有仓库马也上会支持,据说 Google 在开发 Gemini CLI 扩展,企业内部 repo 也能用。 所有做工程的人都知道一句残酷真相: 写代码从来不是效率瓶颈,理解代码才是。 尤其是大型仓库,文档永远跟不上代码, 逻辑全靠口口相传。 如果代码-文档-知识这条链路能打通,工程效率这块真的要再往前跳一级了。
说起寂静岭忍不住也得讲个段子。不是段子,真实的。 我们开车路过West Virginia, 山区。下了高速,停下来到某服务区喝咖啡。喝着喝着,我看到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Silent Hill。还没反应过来,起雾了! 我说:游戏你玩明白没? 对方:啥? 我:你没玩明白。一个好游戏必须有严谨的规则。 对方:..... 我:三层世界,现实世界,表世界,里世界。怎么切换的?雾就是信号。 对方:? 我:跑!~!!! 然后我俩赶紧一脚油门逃离此地,溜了。再回头想查这个Silent Hill的牌子到底在哪个服务区的具体位置,再也找不到了。 真实经历。
推特账号冷启动秘籍:蹭起爆帖流量的评论卡位术
通过精准识别潜力推文,结合及时且有价值的评论互动,您可以有效利用他人的流量红利,快速提升账号曝光度,并将流量转化为您的粉丝群或产品用户。 详细技术原理请关注公众号文章:《不会发帖也能快速涨粉?万字长文教你通过搜索起爆帖+评论撬动10万+级流量的秘密武器》
一、评论策略的增长优势
评论的流量优势
Twitter 评论系统会优先展示高质量的早期评论。当原创内容获得大量曝光时,优质评论将自然获得连带性流量,形成一个高效的曝光通道。
💡 一条优质早期评论通常能获得原帖约 10% 的曝光量,这意味着在 10 万曝光的爆文下,你的评论可能获得 1 万次曝光。
为什么评论更适合冷启动?
- 无需大量粉丝基础,依靠评论质量和时机获取流量
- 投入产出比高,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创作原创内容
- 可持续性强,通过持续评论建立稳定的曝光渠道
二、评论时机与内容评估
黄金时间窗口发布后 2 小时内
Twitter 算法在内容发布初期进行首轮分发测试,此时的评论互动不仅能获得最佳展示位置,还能助力内容获得更多算法推荐。
快速评估内容潜力
👥 作者影响力:重点关注 10 万+粉丝大V的观点内容,或 5k+ 中V的独特洞察
💡 内容特征:观点鲜明、干货密度高、反常识性强的结构化内容
三、SoPilot 起爆帖评论功能使用指南
功能概述
SoPilot 的起爆帖评论功能通过智能分析模式,帮助您快速发现和参与高潜力推文互动。系统通过多维度指标分析,为您推荐最具增长潜力的互动机会。
数据来源:我们通过监控推特的列表(list: https://x.com/i/lists/1961235697677017443)内成员(都是大V)的起爆帖,确保您能够接触到最优质的内容源。如需加入该列表,请与我联系@sven_ai。你也可以点击上面list链接查看最新的帖子。
使用流程
1. 查看和评估智能分析结果
- 在主面板查看系统智能分析的起爆帖结果(每小时更新)
- 关注发布时间(优先2小时内的内容)
- 重点关注互动增长趋势和预测评分
- 评估内容与您专业领域的相关性
2. 互动操作
- 使用 SoPilot 的评论提示词生成专业和精彩的评论
- 根据上下文调整评论内容和风格
- 选择最佳时机发布评论
使用建议
- 保持评论的专业性和建设性,避免简单附和或无意义互动
- 根据不同账号和内容类型,调整评论的深度和风格
- 合理使用 SoPilot 插件快速生成专业和高质量评论
- 定期分析成功案例,总结和优化您的评论策略
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频繁的评论,保持自然的互动节奏
- 确保评论内容符合平台规范,避免可能触发限制的行为
- 关注评论的时效性,把握黄金互动时间窗口
- 适度展示专业观点,避免过度营销或推广倾向
获取实时起爆帖通知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社区,获取最新的起爆帖推送通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您高潜力推文的出现,帮助您抢占评论先机。
您也可以通过 使用 Feedly、Inoreader 等 RSS 阅读器订阅 https://sopilot.net/rss/hottweets 即可获取实时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