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ilotSoPilot

🔥 推特起爆帖监控

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大V账号的列表(list: https://x.com/i/lists/1961235697677017443),帮您发现大V账号即将起爆的热帖推文。结合 SoPilot 的生成高质量评论智能体,帮助您快速生成专业和高质量的评论,在黄金时间抢占评论区位置。你也可以点击上面链接查看最新帖子。如需订阅通知,请点击下面的Discord按钮或RSS按钮订阅。

推特起爆帖监控

宝玉
14.0万
宝玉@dotey· 2小时前发布

Zuck、AlexWang和Boz乘坐火车出门火车突然停了 Zuck把头伸出车窗外下令:“裁掉一半乘客!让剩下的人更高效!”车厢顿时空了一半但火车纹丝不动 接着AlexWang提议:“给火车司机发1亿美元offer!” 火车依旧一动不动Boz站起身:“不必麻烦——让我们拉上窗帘戴上VR摇晃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 后来Zuck宣布:“好消息!我们在停滞中实现了沉浸式增长体验”

22
0
3
8,285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100%
预测浏览量
7.2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6,400 次曝光
徐冲浪
11.8万
徐冲浪@cyrilxuq· 2小时前发布

太子陈志其实在大陆内部高层是有内应的,所以一直有柬埔寨电诈这条线,这么多年骗了这么多人的钱出去,没人处理的了。 这就类似小学时候未成年人上网,家门口的北干道网吧、南干道网吧总是能提前一个小时接到电话,等警察来到的时候我们都已经从后门提前撤离了,都有内鬼。 前几个月开始,所有柬埔寨电诈的线都暂停了,我们社区内部的反诈系统都很少有人触发,说明园区是知道美国政府在调查他们的。 就在前两天,陈志被美国政府没收BTC的事情,见诸报端之后,估计也是见无力回天了,discord和telegram上的电诈账号突然又开始大面积开始新一轮行骗了,毕竟那么多诈骗犯要养,那么多电棍要电人。 诈骗犯都知道向前看,你为什么还守着过去的回忆不放呢?

53
3
6
1.2万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100%
预测浏览量
13.1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1,700 次曝光
Li Xiangyu 香鱼🐬
1.5万
Li Xiangyu 香鱼🐬@LiXiang1947· 2小时前发布

作为一个臭学生物的,靠着 Claude Code 糊了个能给 GitHub 提速的小工具。意外地——还挺好用。 事情要从一次实验室聚餐说起。那天吃小龙虾,师弟一脸无奈地抱怨: “GitHub 根本上不去啊,要么龟速,要么直接超时。” (还不是老板想ai4science逼的!) 更绝的是——他一个研究生折腾不来“扶墙”工具! 我想着最近正好在摸索 AI 的东西,那就试试看能不能帮他一把。 当然,核心方案不是我想出来的(这方面我确实菜),不过还是努力把它做成个傻瓜式的小工具。 先上工具,再聊原理。 https://t.co/sjhtMra4Qh 下载里面那个压缩包,打开之后——它其实就是一个网页(我是个弱智,那个请求是HTTP的,但是请求HTTPS就会报错,我自己网站的HTTPS取消不掉,只能变成压缩包了)。 网页会自动列出 GitHub 可用的 IP 地址,并贴心地帮你选出一个能用的。 而且,它直接以 hosts 文件格式 给出结果。 复制那段内容,粘到系统的 hosts 文件里。然后不管网页还是拉项目, GITHUB,速度起飞! 接下来是原理时间(这部分我就照搬原话了): 在中国大陆,GitHub 的官方 IP 要么连不上,要么卡到爆。 但其他地区的 GitHub 服务器就没这问题。 于是,只要定期抓取全球可用的 IP,简单测试一轮,哪个能用就换哪个,就能恢复顺畅访问。 原理说白了,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简单,却香。 当然了,最后要感谢https://t.co/oTv7kuPeye放出来2000万token,让我不付钱就用上了claude code。

20
3
5
2,255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71%
预测浏览量
8,000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100 次曝光
宝玉
14.0万
宝玉@dotey· 2小时前发布

我其实也经常逆向优秀的 JavaScript 代码,以前手动,现在借助 AI 效率奇高,绝大部分代码都能借助 AI 还原。这事一是要有耐心,另一个就是要懂技术实现。 给 Codex/Claude Code 提示词也很简单: 我不小心把源码弄丢了,只剩下编译后 js 文件 aaa.js,请你帮我还原成命名友好的 TypeScript 版本,保存到 xxx 目录下,先从 yyy 开始,还原所有相关代码,不需要编译通过,只需要 1:1 还原。

63
4
4
1.5万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100%
预测浏览量
17.7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1.6万 次曝光
向阳乔木
6.6万
向阳乔木@vista8· 3小时前发布

写了一个粗略的开发教程和用到的工具。 https://t.co/splAI8Q2Xl https://t.co/bxwHhUF1p1

18
5
2
6,408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62%
预测浏览量
2.9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2,300 次曝光
宝玉
14.0万
宝玉@dotey· 4小时前发布

我发什么不需要有人来教育,已拉黑 https://t.co/bUh6f6y3DU

117
1
29
3.4万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100%
预测浏览量
73.6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2,300 次曝光
idoubi
2.0万
idoubi@idoubicc· 4小时前发布

自由职业两周年。✌️10.24 https://t.co/14a00uc0X3

220
1
31
2.1万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100%
预测浏览量
24.0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700 次曝光
铁锤人
4.8万
铁锤人@lxfater· 5小时前发布

还是网络上赚钱轻松 昨天花 5 分钟做了个视频 教大家获取 AI 浏览器的返利 10 刀的链接 昨天现在赚了 80 刀,然后触发奖金 100 刀 不过也看出大部分人心力很弱,在纠结能不能提现 不停在问,3 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却需要 30 分钟纠结 现在 AI 浏览器大战正式开打,推上都有人捡了几千刀了😂 再贴个地址吧:https://t.co/dN9R0ZWNaq

16
2
4
6,335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60%
预测浏览量
1.5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900 次曝光
ding.one
16.5万
ding.one@dingyi· 6小时前发布

web3 发展那么多年,终于有了一个能让圈外人也爱玩的产品了:Polymarket 赌博是人的天性。。。

26
1
5
6,577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60%
预测浏览量
1.7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200 次曝光
MapleShaw
1.4万
MapleShaw@msjiaozhu· 6小时前发布

阿里的 Wan2.2 有点东西!使用方法见评论👇 一段你在说话的视频,一张相同分辨率的其他人物的图片,就能让你不露脸出镜,i 人主播福音! 理论上直接开直播问题不大,再把音色换一换,死肥宅摇身一变性感美女,也可以去收割其他死肥宅了🤪 https://t.co/2V6s2HMn07

1,382
244
61
11.6万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100%
预测浏览量
105.4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1,500 次曝光
凡人小北
1.8万
凡人小北@frxiaobei· 6小时前发布

最近几天,AI 模型的“不同供应商效果差异化”话题又被拉回了台面,这次是 OpenRouter 推出的新路由策略 Exacto。 OpenRouter 推出了一个叫 Exacto 的新机制,专门解决一个长期被开发者忽略但很影响实际体验的问题: 相同模型,不同提供商,调用效果可能天差地别。 尤其是用在 Agent、需要 tool-calling 的系统里,谁能稳定返回结构化结果、谁调用失败率低,其实比谁参数大更重要。 大概就是一个 Exacto 路由:你只要在模型名后加上 :exacto,它就会自动把调用路由到那家 tool-calling 表现最好的 provider。 Exacto 的文档,它明确标注衡量维度: - 返回结构是不是合法 JSON? - tool 名字在不在支持列表里? - 返回的结构能不能被工具接住? 目前支持一批常用模型: - Kimi k2 - DeepSeek Terminus - GLM 4.6 - Qwen3 Coder - Claude、GPT-OSS 等等 如果你日常在做 Agent,可能对这些模型都不陌生,而现在,Exacto 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选的不只是模型,而是表现最稳定的那一个版本。 好玩吧,以后可以盯着看哪家模型的托管服务商不老实了,再也不会出现切个可用 provider 就出现AI 效果降低的情况了。 这套从模型选型过渡到路由策略选型的变化,是很多做 Infra 的人过去没太重视的,但它确实会改变 Agent 系统的稳定性下限。 如果你在做 AI Agent,可以尝试小 Exacto 路由,尤其是一些国产模型已经在里面站住了位。

24
3
5
2,914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60%
预测浏览量
6,000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100 次曝光
CuiMao
2.0万
CuiMao@chimaosheriff· 7小时前发布

悲哀,中推圈已经没有技术帖了。

19
0
15
4,888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55%
预测浏览量
1.0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100 次曝光
Li Xiangyu 香鱼🐬
1.5万
Li Xiangyu 香鱼🐬@LiXiang1947· 7小时前发布

我和我老婆因为都喜欢queen所以在一起的。 结婚前,两个人在小破出租屋 花了大几千买了音响 在家天天放摇滚,放交响乐乱七八糟 喝着酒,天天做爱不分昼夜。 哈哈,现在音响里只响过宝宝巴士了 😅😅😅😅

183
6
43
4.9万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100%
预测浏览量
30.1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600 次曝光
Yangyi
10.8万
Yangyi@Yangyixxxx· 7小时前发布

人只能筛选 难以教育 但ai可以 当我们不去抱怨为什么ai做不到 而是去思考怎么能让ai做到时 ai的边界就会慢慢被探索扩大 多数时候,ai的边界是大于人想象力的边界的 善用ai的人会有一个共性特征 就是他们默认了ai在许多方面比自己厉害 但又同时保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所以他们总能依靠ai来不断拓展自我边界 这就形成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21
0
0
4,012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48%
预测浏览量
9,000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500 次曝光
Bear Liu
10.8万
Bear Liu@bearbig· 8小时前发布

这个广告我发过了但还是觉得超级经典:眼镜厂商Specsavers在悉尼机场打了一个广告牌巨幅广告,内容是:欢迎来到墨尔本! https://t.co/hQQT0ne0pP

22
2
7
1.2万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61%
预测浏览量
3.8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300 次曝光
orange.ai
13.9万
orange.ai@oran_ge· 9小时前发布

一旦换来换去就陷入了效率陷阱 现在最稳的是 codex不封号 + glm4.6备用

26
2
0
1.3万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52%
预测浏览量
1.7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400 次曝光
宝玉
14.0万
宝玉@dotey· 9小时前发布

像 Claude Code、Codex 这样的“AI Coding Agent”,能交付高质量代码,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但这给软件开发带来的真正改变是什么呢? 硅谷顶尖风投 a16z 最近发了一篇文章:《价值万亿的 AI 软件开发新“战局”(The Trillion Dollar AI Software Development Stack)》,文章的重点不是 AI 会不会写代码,也不是它会不会抢走程序员的饭碗。真正的重点是,AI 正在把“软件开发”这件事,从一个“手艺活”彻底重塑为一个全新的、价值万亿美金的“工业体系”。 为什么是“万亿美金”?我们来算一笔账。 全球大概有 3000 万名软件开发者。假设每人每年创造 10 万美金的经济价值(这在美国算保守了),那整个软件开发业的经济贡献就是 3 万亿美金。 去年的时候,像 Copilot 这样的 AI 助手,就已经能给程序员带来大概 20% 的效率提升。 但这只是开胃菜。a16z 估计,一套“顶配”的 AI 开发系统,至少能让开发效率翻倍。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每年能凭空多创造出 3 万亿美金的价值。这是个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法国全年的 GDP。 这就是为什么资本会如此疯狂,为什么这个领域被称为“战国时代”。 那么,这个价值万亿的“新工业体系”到底长什么样?a16z 给出的这张流程图(图1 )就是答案。 这张图的核心,不再是“人去写代码”,而是 AI 全面参与的“计划 -> 编码 -> 审查”新循环。 第一步:AI 帮你“想清楚”(计划与架构) 过去,我们以为 AI 编程是这样的:你对它说“给我写个登录函数”,它给你一段代码,你复制粘贴。 在新的工作流里,AI 从项目最最开始的“产品经理(PM)”和“架构师”阶段就介入了。 你给 AI 一个模糊的需求(比如“我想做个用户反馈系统”),AI 的第一反应不是写代码,而是反过来向你提问: - “用户反馈需要打分吗?” - “需要上传图片吗?” - “数据要存在哪里?” - “需要和哪些系统打通?API 密钥是什么?” 它会帮你把一个模糊的想法,拆解成一份详细的规格说明书(Spec)。这份说明书既是给人类看的,也是后续 AI 自己写代码的指南。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开始为 AI 编写“AI 专属的说明书”(比如 .cursor/rules、Agents .md、Claude .md)。什么意思?就是你告诉 AI:“我们公司的代码规范是这样的”、“这个模块的安全级别最高,不许调用第三方库”、“日志必须这样打印”…… 我们正在创造第一批纯粹为 AI 而不是为人类设计的知识库。你不再是手把手教一个新员工,你是直接把“公司手册”和“最佳实践”灌输给 AI。 第二步:AI 负责“动手干”(编码与审查) 这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写代码”环节,但它也已经面目全非了。它分化成了好几种模式: - 聊天式编辑:这就像你旁边坐了个结对编程的伙伴,你在 IDE(编程软件)里一边打字聊天,它一边帮你实时修改和创建文件。 - 后台智能体(Agent):Codex Claude、Claude Web 现在已经做的比较成熟了。你给它一个完整的任务(比如“修复这个 bug”或“开发这个新功能”),它就自己去后台吭哧吭哧干活了。它会自己写代码、自己运行测试、自己改 bug,几个小时后,它直接给你提交一个“Pull Request”(代码合并请求),说:“老板,活干完了,请审阅。” - AI 应用构建器:你用大白话描述,或者画个草图,它直接“duang”一下给你生成一个功能完整的应用程序。目前这主要用于做原型设计,但离“直接上线”也不远了。 - AI 代码审查员:AI 不仅自己写代码,它还反过来审查人类写的代码。它会像个资深架构师一样,在 GitHub 上评论:“你这里写得有安全漏洞”、“这个逻辑不严谨”、“不符合公司规范,打回重写”。 这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改变:Git(版本控制系统)的意义变了。 以前,我们用 Git 关心的是“代码如何被修改”(比如“张三在第 10 行加了个 if”)。但如果整个文件都是 AI 一键生成的,这个“如何”就没意义了。未来我们关心的是“代码为什么被修改”(AI 是根据哪个提示词生成的?)以及“它能跑吗”(AI 的测试结果如何?)。 第三步:AI 成为“后勤保障”(QA 与文档) 代码写完,测试和文档这两件苦差事,AI 也全包了。 - AI QA(质量保证):AI 扮演一个“自主的 QA 工程师”。它会像真人一样去“爬”你的应用,点一点这个、试一试那个,自动生成测试用例、报告 bug,甚至还附上建议的修复代码。a16z 提到一个极端情况:未来,AI 写的代码可能成为一个“黑盒”,人类根本看不懂,但这没关系,只要 AI QA 说它能通过所有测试,那它就是对的。 - AI 写文档:无论是给用户看的产品说明书、给其他程序员看的 API 文档,还是给老板和法务看的合规性报告,AI 都能自动生成,而且保持实时更新。 第四步:给 AI 的“工具箱”(智能体工具) 这可能是最“硬核”的一层,也是很多人没想到的:我们不止在开发“给人类用的 AI 工具”,我们还在开发“给 AI 用的 AI 工具”。 AI Agent 要是想干活,它也需要“工具”: - 代码搜索引擎(Sourcegraph):一个公司动辄上亿行代码,AI 不可能每次都把所有代码读一遍。它需要一个“代码专用搜索引擎”,在 0.1 秒内找到它需要参考的几个关键函数。 - 文档检索引擎:同理,AI 需要“外挂知识库”来查询第三方 API 怎么用。 - 代码沙箱(E2B):这是最关键的。AI 写完代码总得跑跑试试吧?但你敢让它在你的电脑上“瞎跑”吗?万一它产生幻觉,rm -rf / 把你电脑删光了怎么办?“沙箱”就是给 AI 提供的一个安全的、隔离的“模拟器”,让 AI 可以在里面随便折腾、运行、测试,就算玩“炸”了,也不会影响真实环境。 a16z 在文章最后也回答了几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1. 3000 万程序员要失业了吗? a16z 的回答是:“当然不。” 他们认为“AI 取代程序员”是个“荒谬的叙事”。历史告诉我们,技术进步最终会把蛋糕做大。目前他们看到的真实数据是:那些最懂 AI 的企业,反而在加速招聘程序员。因为他们突然发现,以前要 100 人年才能做的项目,现在 10 个人就能启动了,那为什么不多开几个项目呢? 2. 那程序员的工作会变吗? 会,而且是巨变。 大学里教的那些传统“软件开发”课程,可以说一夜之间就成了“老古董”。 但有两样东西不会过时:算法和架构。因为 AI 经常会“挖坑把自己埋了”,你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把它从坑里“拽出来”。你的角色,从“砌墙的工人”变成了“指挥挖掘机和吊车的工头”。 3. 代码最终会消失吗? 也不会。 有人(比如 AI 大神 Andrej Karpathy)畅想,未来不需要代码了,LLM 直接执行我们的“意图”就行。 a16z 认为这不现实。为什么?因为代码的效率高到变态。 一个现代 GPU 执行一次 16 位整数加法,需要 10 的-14 次方秒。而一个 LLM 哪怕只生成一个 token(单词),也需要 10 的-3 次方秒。 两者之间是 1000 亿倍的效率差距。 所以,代码作为“意图”的最高效、最精确的“编译结果”,在很长很长时间内,都是不可替代的。 AI 对软件开发的革命,不是“工具革命”,而是“工业革命”。它不是在造一把“更好的锤子”,它是在造一整条“自动化生产线”,而且这条生产线还需要“给生产线用的工具”。 这是一个“技术超级周期”(technology supercycle)的开端。在这样的浪潮中,旧的霸主(比如微软、Meta)会很难受,因为船太大、掉头慢。而新的创业公司有绝佳的机会,因为整个游戏规则都变了。 对于我们每个从业者和爱好者来说,最好的消息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大陆刚刚被发现,而我们正站在滩头阵地上。 原文地址:https://t.co/3XQK2To5sV 翻译:https://t.co/oMoCAw1vDp

233
37
16
2.6万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75%
预测浏览量
4.9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100 次曝光
宝玉
14.0万
宝玉@dotey· 10小时前发布

ChatGPT Atlas 使用案例:让它帮助整理汇总推文(需要打开 Agent Mode) Prompt: > 帮我看这条推文下有哪些有价值的回复,汇总整理给我;如果回复的推文被折叠,请点开查看详情 https://t.co/p7mx1rxwn2

85
10
17
2.5万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62%
预测浏览量
4.0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100 次曝光
Mina
5,987
Mina@Minamoto66· 12小时前发布

看了电影《悬崖之上》,这类讲国民党时期特务的电影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为啥所有的特务不论哪边的都穿一样的呢子大衣大沿黑帽子啊?这还用分析谁是特务吗?都统一着装的… https://t.co/xChY3JREWP

37
0
14
1,821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49%
预测浏览量
4,000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100 次曝光
dontbesilent
5.2万
dontbesilent@dontbesilent12· 14小时前发布

做抖音,是我的费曼学习法

35
0
3
3,494
数据更新于 49分钟前
起爆概率
45%
预测浏览量
7,000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400 次曝光
Susan STEM
4.0万
Susan STEM@feltanimalworld· 15小时前发布

我插花的水平是很糟的 https://t.co/15cwafYfXt

23
1
6
2,313
数据更新于 1小时前
起爆概率
47%
预测浏览量
5,000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100 次曝光
dontbesilent
5.2万
dontbesilent@dontbesilent12· 15小时前发布

我竟然偶然发现!!! 哈耶克曾经说过:我的思想深受维特根斯坦影响 看到这句话,我重生了! 我发现米塞斯、哈耶克之流的奥派经济,完美契合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 只要用逻辑哲学,去把奥派经济里面的经济概念和商业概念重新梳理一遍,就可以构建出 7 张表! 1. 对象表 - 列出基本对象 2. 事态表 - 列出原子事态 3. 复合事态表 - 列出复合事态 4. 关系表 - 列出对象/事态间关系 5. 规则表 - 列出规律和规则 6. 形式表 - 列出逻辑形式 7. 定义表 - 严格定义所有概念 这 7 张表构成完整的本体论体系 这是维特根斯坦 + 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整合 可以用逻辑哲学重新组织所有的商业概念 所有的谜团即将解开! 卧槽啊!!!!大结局啦!!!!!!!!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514
107
24
5.4万
数据更新于 1小时前
起爆概率
78%
预测浏览量
13.5万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300 次曝光
徐冲浪

徐冲浪

@cyrilxuq· 11.6万 粉丝

aster生动形象的验证了币圈项目方的格局=随时可以改口没收所有承诺的东西,加密还是监管太松了啊

45
0
8
1.1万
发表于 18天前 · 数据更新于 18天前
评论建议

现在评论预计可获得 100 次曝光

推特账号冷启动秘籍:蹭起爆帖流量的评论卡位术

撬动10万+级别流量的秘密武器

通过精准识别潜力推文,结合及时且有价值的评论互动,您可以有效利用他人的流量红利,快速提升账号曝光度,并将流量转化为您的粉丝群或产品用户。 详细技术原理请关注公众号文章:《不会发帖也能快速涨粉?万字长文教你通过搜索起爆帖+评论撬动10万+级流量的秘密武器》

一、评论策略的增长优势

评论的流量优势

Twitter 评论系统会优先展示高质量的早期评论。当原创内容获得大量曝光时,优质评论将自然获得连带性流量,形成一个高效的曝光通道。

💡 一条优质早期评论通常能获得原帖约 10% 的曝光量,这意味着在 10 万曝光的爆文下,你的评论可能获得 1 万次曝光。

为什么评论更适合冷启动?

  • 无需大量粉丝基础,依靠评论质量和时机获取流量
  • 投入产出比高,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创作原创内容
  • 可持续性强,通过持续评论建立稳定的曝光渠道

二、评论时机与内容评估

黄金时间窗口
发布后 2 小时内

Twitter 算法在内容发布初期进行首轮分发测试,此时的评论互动不仅能获得最佳展示位置,还能助力内容获得更多算法推荐。

快速评估内容潜力

👥 作者影响力:重点关注 10 万+粉丝大V的观点内容,或 5k+ 中V的独特洞察

💡 内容特征:观点鲜明、干货密度高、反常识性强的结构化内容

三、SoPilot 起爆帖评论功能使用指南

功能概述

SoPilot 的起爆帖评论功能通过智能分析模式,帮助您快速发现和参与高潜力推文互动。系统通过多维度指标分析,为您推荐最具增长潜力的互动机会。

数据来源:我们通过监控推特的列表(list: https://x.com/i/lists/1961235697677017443)内成员(都是大V)的起爆帖,确保您能够接触到最优质的内容源。如需加入该列表,请与我联系@sven_ai。你也可以点击上面list链接查看最新的帖子。

使用流程

1. 查看和评估智能分析结果
  • 在主面板查看系统智能分析的起爆帖结果(每小时更新)
  • 关注发布时间(优先2小时内的内容)
  • 重点关注互动增长趋势和预测评分
  • 评估内容与您专业领域的相关性
2. 互动操作

使用建议

  • 保持评论的专业性和建设性,避免简单附和或无意义互动
  • 根据不同账号和内容类型,调整评论的深度和风格
  • 合理使用 SoPilot 插件快速生成专业和高质量评论
  • 定期分析成功案例,总结和优化您的评论策略

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频繁的评论,保持自然的互动节奏
  • 确保评论内容符合平台规范,避免可能触发限制的行为
  • 关注评论的时效性,把握黄金互动时间窗口
  • 适度展示专业观点,避免过度营销或推广倾向

获取实时起爆帖通知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社区,获取最新的起爆帖推送通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您高潜力推文的出现,帮助您抢占评论先机。

您也可以通过 使用 Feedly、Inoreader 等 RSS 阅读器订阅 https://sopilot.net/rss/hottweets 即可获取实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