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ilotSoPilot

🔥 Search Hot Tweets

Search and analyze hot tweets from KOL accounts list (list: https://x.com/i/lists/1961235697677017443) within 6 hours. Use SoPilot plugin to quickly comment and occupy the comment section.

Real-time Hot Tweet Analysis

宝玉

宝玉

@dotey· 144.4K followers

说到哲学,正好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叫:《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尼采?》 本来我想,AI 跟尼采有啥关系?看完仔细琢磨下觉得作者这么联系起来还挺有道理的。 现在一方面 AI 日新月异,一方面大家很兴奋,另一方面又很焦虑,怕 AGI 不来又怕 AGI 乱来,希望 AI 帮我们干活又怕 AI 抢了我们的饭碗。 类似的事,一百多年前就发生过,尼采就活在那个时代。 那会儿的欧洲,工业革命开始了,跟我们现在 AI 革命开始了有几分相似。 旧的信仰正在崩塌:科学理性(就像我们今天的数据和算法)把宗教和传统权威(“上帝”)的墙角挖松了。人们突然发现,那个“总在天上看着你、告诉你该干啥”的老大哥不见了。 新的技术正在重塑一切:工业革命(就像我们今天的 AI 革命)把人从土地上赶进了工厂,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被彻底颠覆。 这种精神危机,尼采称之为“虚无主义”。 以前,你活的意义是上帝给的、是传统给的、是皇帝给的。现在,这些意义来源都破产了,你得自己回答“我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 所以尼采说:“上帝已死”。 尼采也给出了自己的药方:既然上帝死了,那就自己当自己的上帝。既然没有天赋的意义,那就自己创造意义。 这就是他那两个著名概念的来源: 1. 权力意志 (Will to Power):这个词经常被误解为“追求权力、统治别人”。尼采的本意不是这个。它是一种内在的、像艺术家一样的冲动,是“我要成长、我要创造、我要超越昨天的我”的那股劲儿。 2. 超人 (Übermensch / Overhuman):这就是尼采的理想模板。一个“超人”不是在等别人来定义他,而是自己为自己的生命立法。他从内部获得力量,而不是靠外界的掌声、职位或规范。 尼采有个很形象的比喻:精神的三段变化。第一阶段是骆驼,背负着传统和教条,说“你应该”;第二阶段是狮子,反叛一切权威,说“我要”;第三阶段是孩子,天真地创造,说“我是”。 这个药方放在AI时代,依然有效。当AI要把你变成可替代的螺丝钉时,你可以选择成为不可替代的创造者。当算法要定义你的价值时,你可以坚持自我定义。 这有点像前几天我说的为什么我不用 AI 写读书笔记,因为它没有人类作者独特真实的经历,没有那种痛苦、狂喜、迷茫的情绪。人类作者的价值不在于效率,而在于真实的体验和独特的视角。 尼采的权力意志也不是要你去统治别人,而是要你掌控自己的生命。在AI时代,这意味着:不做算法的奴隶,而要做算法的主人;不被动接受推送,而要主动选择关注;不让机器定义你,而要用机器实现你。 但是,光靠尼采,还不够。尼采的药方有个致命问题:它太个人主义了。 19世纪的危机主要是文化和心理层面的,所以个人的精神革命可能够用。但AI时代的危机是系统性的、基础设施层面的。 尼采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意志坚强、泳技高超的“游泳者”。 但他没有告诉你,当你游泳的这片大海,整个的洋流、潮汐和风暴,都是由几家巨型公司在幕后通过“算法”控制的时,你该怎么办? 你的个人意志再强大,也无法对抗一个系统性的偏见算法。 你无法靠自我超越,去修复一个在招聘时系统性歧视性别或者种族的 AI。 你无法靠权力意志,去改变一个为了利润最大化而故意让你上瘾的社交媒体算法。 你无法靠成为超人,去让一个不透明的金融风控模型变得公平。 尼采的哲学只管个人,不管政治和结构。而 AI 的问题,恰恰是结构性和政治性的。 作者最后的结论是: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尼采的个人觉醒。我们需要一个进化版的方案: 既要有尼采式的“存在勇气”(向内,保持自主和人性); 更要有“公民责任”(向外,参与到集体伦理的设计中)。 这就像《黑客帝国》里,Neo再厉害,也得先意识到母体的存在,然后联合其他人一起反抗。一个人的觉醒是不够的,需要集体的觉醒和行动。 原文:Why Nietzsche Matters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ttps://t.co/mEeuqCfEfS

129
22
9
21.9K
Posted 2d ago · Data updated 1d ago
Reply Suggestion

Est. 100 views for your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