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ilotSoPilot

🔥 Search Hot Tweets

Search and analyze hot tweets from KOL accounts list (list: https://x.com/i/lists/1961235697677017443) within 6 hours. Use SoPilot plugin to quickly comment and occupy the comment section.

Real-time Hot Tweet Analysis

ding.one
165.3Kfo
ding.one@dingyi· 1h ago发布

这个启动屏背后的光影效果是不是似曾相识?因为之前 Arc 也用过,因为 Arc 的工程师跳槽去了 OpenAI https://t.co/4gqvbZXntz

18
0
1
3.0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57%
Predicted Views
11.0K
Est. 800 views for your reply
宝玉
140.0Kfo
宝玉@dotey· 2h ago发布

OpenAI 发布了新的浏览器应用——ChatGPT Atlas 试了一下,没什么特别,主要是打开 ChatGPT 更方便。它有个侧边栏,可以随时就网页内容向 ChatGPT 提问,把网页内容当成上下文,在网页上打字时,也能根据上下文提供建议。 下面是官方介绍 --- 今天起,在macOS正式上线:https://t.co/od8tZB3rBD https://t.co/od8tZB3rBD 想象一下:浏览网页时遇到问题,不用再跳转页面搜索答案了。只要打开Atlas浏览器,点击侧边栏的“向ChatGPT提问”,你就能直接在当前网页获得AI助手的解答。 不仅如此,当你在网页上打字时,ChatGPT还能实时提供贴心的建议。 想打开新标签页、关闭页面,或者稍后再回来看看?一句话告诉ChatGPT就能搞定,它会帮你管理你的标签页。 Atlas的智能体模式(Agent mode)还能自动帮你完成各种任务,让你浏览网页的过程更加省时省力。 从今天起,Atlas的预览版率先向Plus、Pro和Business用户开放。 Atlas刚刚启程,我们期待听到你的反馈,帮助我们一起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 macOS用户今天就能开始体验。Windows、iOS和Android版本也即将到来。 详细介绍请点击:https://t.co/0aNiPiAuok

27
5
8
14.1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100%
Predicted Views
164.0K
Est. 1.7K views for your reply
歸藏(guizang.ai)
104.2Kfo
歸藏(guizang.ai)@op7418· 3h ago发布

试了一下 Open AI 浏览器 Atlas 的 Agent 操作模式,挺强的啊 我让他订购最新的苹果设备他就选了新的 ipad Pro,然后发现没有添加到购物袋按钮,自己找到了原因,在预售 于是自己就去换成了 iphone 17 Pro,跨页面这种多步单点操作没啥问题 https://t.co/6MqqGoPKkU

34
3
3
9.3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61%
Predicted Views
52.0K
Est. 4.3K views for your reply
歸藏(guizang.ai)
104.2Kfo
歸藏(guizang.ai)@op7418· 3h ago发布

没有等来 Gemini3,没想到 Open AI 的浏览器正式发布了! 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付费用户可以用 Agent 模式 支持对网页提问,支持在输入的时候给出建议,支持控制标签页开启关闭,Agent 模式可以帮你操作网页 https://t.co/FAEeqIFYGK

22
3
6
13.6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64%
Predicted Views
98.0K
Est. 1.2K views for your reply
吕立青_JimmyLv (🐣, 🐣) 2𐃏25 | building bibigpt.co
14.2Kfo

第一次熬夜追热点做视频,🤣 献给了 ChatGPT Atlas 浏览器。 软件开箱了一波, 体验真的还不错, 话不多说,快上车吧! 🎬 https://t.co/TAIJkbtvzg https://t.co/I5IdMyipw8

16
0
3
2.1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56%
Predicted Views
5.0K
Est. 300 views for your reply
dontbesilent
51.5Kfo
dontbesilent@dontbesilent12· 7h ago发布

做小红书 361 天,10 万粉丝 https://t.co/Vobb5yXcqn

75
3
10
6.0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63%
Predicted Views
14.0K
Est. 100 views for your reply
Cali Castle
26.6Kfo
Cali Castle@thecalicastle· 7h ago发布

我的天,甚至还支持了 Arc 的 Peek 功能 https://t.co/2CHCvc9H7p

20
0
2
9.8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51%
Predicted Views
22.0K
Est. 1.2K views for your reply
Susan STEM
39.5Kfo
Susan STEM@feltanimalworld· 7h ago发布

不知道推友里面有没有英文系。 我个人感觉英文系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在信息输入端。不管会不会翻墙,最起码看美剧不需要翻译。 这种输入端多样性是能够在毕业后持续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只要信息输入不匮乏,人的精神状态就能持续发力。

29
3
12
4.0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59%
Predicted Views
9.0K
Est. 100 views for your reply
ding.one
165.3Kfo
ding.one@dingyi· 8h ago发布

OpenAI Atlas 正式发布了,主要核心功能: - ChatGPT 侧边栏嵌入:在每个网页上都能进行写作、编辑、改写等操作。 - 浏览器记忆功能:可以搜索你的网页历史。 - Agent 模式:ChatGPT 可直接在网页上执行操作,甚至接管标签页进行任务处理。 https://t.co/OcOHlGCQ1Q

47
4
4
9.8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59%
Predicted Views
13.0K
Est. 300 views for your reply
饼干哥哥🍪
8.1Kfo
饼干哥哥🍪@binggandata· 8h ago发布

今天被DeepseekOCR刷屏了,但如果真是想落地使用,我依然首选PaddleOCR-VL 前者是DS提出用OCR的方式解决模型上下文压缩效率的问题,确实真让人眼前一亮,但更像一种“以图压文”的技术探索,属于研究性质。 而在企业的落地场景下,Paddle做OCR 要成熟得多。 我是起码7年前做数据分析项目的时候,要录入乱七八糟的纸质数据的时候就接触开始用Paddle,迭代到上周新发的PaddleOCR-VL,对文档和图片解析的能力非常稳定和强大 图转文效果上,DeepSeek-OCR可能仅是在纯文本的场景下能用,更复杂的场景,如报表/合同/学术 PDF 等需要做结构化还原,只有PaddleOCR-VL 才能「稳定」跑出来。 体现在模型跑分上,PaddleOCR-VL 属于SOTA 级别的方案,包括OmniBenchDoc V1.5等多个全球榜单上都是第一 其中,对表格结构理解的Table TEDS 项目Paddle 得分 93.52 而 ds 只有78.02,差了15+分也是有点离谱的 部署上更是无压力。PaddleOCR-VL 仅 0.9B 的参数, 本地甚至 CPU 也能跑(虽然慢点),但企业线上部署没有任何压力 最后,一句话总结: 企业里的 OCR 要求是可核验的逐字逐结构还原:paddleocr-vl 更符合“如实记录”的标准,而 DeepseekOCR 更偏向压缩与重构,在复杂文档中更易引入生成式幻觉。

23
1
4
1.8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57%
Predicted Views
4.0K
Est. 200 views for your reply
Cali Castle
26.6Kfo
Cali Castle@thecalicastle· 9h ago发布

ChatGPT Atlas 发布啦。 OpenAI 的 AI 浏览器,全球上线 macOS & Windows https://t.co/92LbgcGT6v

56
5
6
12.6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58%
Predicted Views
17.0K
Est. 100 views for your reply
凡人小北
17.7Kfo
凡人小北@frxiaobei· 9h ago发布

OpenAI 这是要做 AI 时代的微信啊。 以后在第三方 AI App 上登录,除了带过去一个账号,连同在 ChatGPT 上的订阅和记忆下,甚至调用历史一起继承过去。 这是个挺大的的系统级转向,历史上类似的事发生过: - Google 登录做了 Web2 的身份基础设 - Stripe 做了 SaaS 的支付中介 - 微信开放平台让所有服务跑在微信账户和支付上 OpenAI 想定义的就是 AI 原生世界里的入口和底座。 对用户来说太丝滑了,一个账号全网通行,不止账号通,记忆也能通。也不用每个平台都买订阅,然后重新调教 Agent。 从生态里的三方来看这个动作: 对开发者来说,一方面真香,冷启动直接用上 ChatGPT 的用户资产;但另一方面,一旦规模起来,你的用户就是 OpenAI 的用户。 对 OpenAI 来说,这是从模型服务商跃迁为AI 操作系统的关键一跃。看看 GPT Store、插件系统、Agent Tools、Memory,其实全都是围绕这一个账户中心展开的。 这就是 OpenAI 要做底层基础设施的帝国野心。Google 能忍?

79
10
8
12.8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62%
Predicted Views
17.0K
Est. 100 views for your reply
Susan STEM
39.5Kfo
Susan STEM@feltanimalworld· 9h ago发布

对,自学者是最先看清变化和提取趋势结构的。 很多人在迷茫面前本能动作,尤其是东亚人,是不停的寻找“机构答案”。什么意思呢,就是本科读完了我迷茫,迷茫之后去考研,研究生毕业了之后我还迷茫,迷茫之后继续考虑读个博士吧。 我认为首先要看透,机构已经无法解决你的迷茫问题了。自学的最佳对象是离你最近的peers, 所以欧美是很流行peer discussions的。当你和最接近你的人互相学习的时候,进步最快。而且这种peers还可以带着你随时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说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我爸说,1980年村里跟着那个小霸王一起去投机倒把的人都发财了😂。 但是东亚人反而容易最鄙视身边那个看上去最机灵,最不安分的同龄人,会去不停的追随一个年纪又大,但是又貌似有机构身份的“老师”,陷入一个又一个迷茫陷阱。

87
14
5
7.9K
Data updated 12m ago
Viral Probability
64%
Predicted Views
11.0K
Est. 100 views for your reply
宝玉

宝玉

@dotey· 136.5K followers

为什么我用了那么多提示词模板甚至用了 AI 帮忙还是写不好提示词? 上次我分享了一个模拟雷军演讲的提示词,广受好评,但也有网友想知道我是怎么写出这样的提示词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是继续分享一下写好提示词的方法论。 现在流行的是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似乎很少有人提起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甚至很多人觉得提示词工程已经不需要了: > “模型已经那么强了,还要啥提示词工程,我写什么提示词大模型都能知道我的意思执行的很好。” 这话只是部分正确,模型是已经越来越强了,普通的需求确实只要简单的提示,但是复杂的需求还是要借助提示词工程才能写的好。 **那么什么是提示词工程?** > 提示词工程是一个过程,系统化地设计、测试、优化提示词的过程——宝玉 网上分享的提示词或者各种提示词模板,它不是提示词工程,是提示词,是静态的,产生这些提示词的过程才叫提示词工程。 举几个我最近写提示词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就是我怎么写雷军演讲这个提示词的。 往下看之前不妨停下来想一想,如果你来写怎么写? 我是这么做的: 先用 Deep Research 去收集雷军的演讲,然后让 AI 基于 AI 的演讲结果生成一个模仿雷军演讲的提示词。 (图1) AI 生成了提示词后,我拿去测试了一下,虽然也生成了一个类似雷军风格的演讲稿,但是内容平淡无奇,结果并不怎么理想。 (图2) 我用相同的方法分别去 ChatGPT 和 Claude 上测试了,评估下来结果都不怎么好。 看来 Deep Research 搜索出来的结果并不够好,可能很多都不是雷军的演讲,只是新闻报道之类,后来正好在 X 上看到有网友转载的早年有人整理的雷军演讲风格总结,于是用它试试看: > 请帮我生成一个 Prompt,可以把输入的主题或文本生成雷军风格的演讲稿。以下是网友总结的内容作为参考: > \<tweet > > 雷军有一个非常牛的技能,就是把一件平平无奇或者并没有那么厉害的东西用数字、百分比或者其他的形容词给描述成一个听上去可望而不可即的物品。 > 发布会后,极氪高管吐槽小米汽车:小米的营销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汽车技术上小米应该向我们学习。 > 雷军的 PPT 和王家卫的电影台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 举个例子,普通人下一碗面就是我什么时候在哪下一碗什么面。但是雷军的PPT 会这样说:经我们小米的员工连续300个日夜不间断的大数据研究发现,97%的人类在早晨七点零三分56秒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饥饿感,相比较七点整,饥饿感整整提升了57%。 > 为了解决这种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饥饿感,我们小米工程师们反复研究比对发现,面粉的饱腹感要比大米的饱腹感高出21%。 > 于是我们专门找到了面粉原料小麦的5万年前的发源地 --位于中东的新月沃土,砸重金在新月沃土研制出了一款迄今为止最有饱腹感的面条。 > 那么究竟多有饱腹感呢? 比传统的面条饱腹感提升了73%。同时卡路里下降50%。 > 我们也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米超级空心面。同时呢,我们还联合饮用水的行业巨头--农夫山泉研制出了业内首创的泡面专用水-农夫米泉。用我们农夫米泉煮出来的面条饱腹感还能再提升11% > 9.9元3斤小米空心强饱腹感面条。(面粉成本1.6元一斤而已)免费送十包调料。总共有9款粗细不同,6种种包装颜色可选 > \</tweet> (图3) 用生成后的提示词去测试了一下,效果极好! 就这么简单! (图4)

172
27
8
24.1K
Posted 15d ago · Data updated 15d ago
Reply Suggestion

Est. 1.7K views for your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