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rch Hot Tweets
Search and analyze hot tweets from KOL accounts within 6 hours. Use SoPilot plugin to quickly comment and occupy the comment section.

现在能买到一次性的按流量算的梯子不多了,这种作为备用梯子还是非常方便的。 https://t.co/Ze54E9RLhK https://t.co/dXWoD5DuKP

https://t.co/aHcQwBM5eX 终于,声音驱动视频的开源模型来了! Wan2.2-S2V,一个专为电影级音频驱动人体动画设计的 14B 参数模型。 超越普通的对口型,用声音驱动角色动作! 而且它还是开源的! 这个模型非常内容创作者制作沉浸式 AI 故事。 也是 ListenHub 和 FlowSpeech 的最佳搭档!

高性能https://t.co/1aGremEYdg结构 - 保持在2,000字符以内以优化token使用 - 只包含可操作的具体指导原则 - 使用MUST/SHOULD/SHOULD NOT层次结构 - 记录常见失败模式和示例 - 包含长时运行命令的超时规范

一场 4000w 收入的线下课怎么做 ⬇️ “你想不想赚钱!想赚钱你就走到台上来!和老师一起!” 全场爆哭 一场 500 人,人均付 8w 转化率和其他同行压根不在一个坐标系

对流量敏感的一种反映,是快速识别势能,寻找到非共识的机会 比如Reddit的势能是持续在攀升的,直到现在被大众所知 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比如你可能还没有感受到,X上的大量优秀内容创作者在转向Substack 22年到23年的时候推特可能还没有这么多AI内容,人们在墙里看2,3天之后的机器之心公众号 23年下半年慢慢开始有了一大批黑夜坚守者,于是吃到了最早的那波AI红利 为什么都来推特,因为觉得这里是信息源势能高地 海外的优质内容来自Reddit / Hackernews / X 但其他两个平台的内容密度比较高,人们也难以消化,X反而更轻量 但自从24年开始,越来越多人涌入推特,这个感受到25年下半年尤为明显,各种各样起号的,卖课的,发小红书的,时间线的内容五花八门了起来 我曾经关注的那些海外创作者,他们都开始共时性的认为X并没那么值得首发了,他们在把更多有价值的内容首发在Substack,尤其是当Substack发布Feed后 这是一个信息吞噬链,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高密度信息如果要被理解,需要很多很多思考力和时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领会 于是人们选择增加成本,替换到一个更为高知的小众平台去分发那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Justin Welsh,比如DAN KOE,比如AAKASH或者KYLE,无一不是先发布Substack 这可能只有真正每天追着信息跑,持续构建优质内容源的人才会感觉到 于是高势能内容进行了这种微妙的转移,Substack将聚集更多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好的内容源头也将会在那里集结 这是一种信号,是给SEO的信号,也是给GEO的信号 这种流量信号是你无法从宏观数据上捕获的,因为它还没有完全发生,它在势能趋势里 我希望两年之后,这些事情将应验

用户分为两种,一种是买你产品的,一种是不买你产品的 没有第三种用户画像了

这不是靠运气 ,但也不仅仅是靠天赋。 经过 40 年的研究,瑞·达利欧发现: 有原则的思考是所有成功与失败的根源。 他在《原则》一书中分享的 10 条重要经验,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决策,在人生中取得胜利:🧵 https://t.co/k0DxDD7Sex

以前我还不会 Vibe coding 的时候,需要什么工具,就去找一找,买来试试。 现在,我更愿意花一天又一天的时间亲手「打造」,总觉得自己做的更好,于是就搭进去更多时间,明明就能轻易找到已经做得不错的产品。 比如这个提词器,剪映就有这个功能,我非得自己搞一个花了 3 天,真像个傻逼。 现在终于搞完了,我觉得还是自己做的这个更香😅

资源型创业,早期有三种获得资源的模式: - 沾亲带故:亲戚,朋友,前同事,有信任度和利益关系,可以往来互换资源 - 自媒体:通过内容构建信任,写文章,去演讲,不断分享,以吸纳资源 - 整合:找到一大批手里有东西的人,构建一个他们想看到的美梦,靠梦吸引这波人。再构建一个需要这些东西的人所想象的美梦,告诉别人你有这些东西。 这样资源也能聚拢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 当下海外平台的一个趋势 就是支持中文 推特支持了自动翻译 reddit也有了中文版和翻译 这说明一件事 就是有不断的国人出海 数据在飞速增长 这可能将会带来一个反向的流量机会 帮助海外产品获得更多中国客户

23年我自己摸索reddit 24年谷歌与reddit合作 开始有人注意reddit 我开始写小册子 25年很明显的一件事是 上半年大家还照旧 直到前一阵子有个GEO的参考源图片,展示了40%多的占比都是reddit内容时 大家都开始意识到要去做reddit了 但做这个很痛苦 死号 被封 被删帖删评论 还有各种无法溯源算成本 导致大部分人开始即放弃 我只能说如果当流量洼地变成没有门槛时 那将意味着他的洼地效应也会随之而去 不要耽误自己的时间,先去了解一下别人踩过的坑,这样就能极高提升成功概率 当你真的做出几篇高rank搜索排名的内容 进入AI搜索后 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也没什么…虽然有点儿辛苦 但它有杠杆效应

「讲认知、卖技能」这是一个固定结构 认知是没法卖的,学不会、不回本 技能是不能高频拿出来讲的,不值钱,烂好人 如果你一定要讲,也是因为我所说的技能可以体现出我是一个「有认知」的人 搞流量的东西,和赚钱的东西,要区分好 我见过变现最差的小红书博主,是拆解了 100 个其他的博主,然后卖自媒体方法论 一个廉价的讲技能的工具人,还让观众都把技能学完了,然后跑过去卖认知 …… 一地鸡毛

这个开源模型有点意思,能同时启动8条思考路径,像头脑风暴。 最后选出最好的思路,可提升答案准确性。 Token输出速度也非常快,可以玩玩试试。 https://t.co/HKocaGKqV9 https://t.co/ge2ATAJDJ4

很多年前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国内所谓播客听众,95% 都是听郭德纲,现在他不行了,养成听播客习惯的一批人换到了正经节目,但 1.5 亿还是太离谱了,我在真实生活中就没见过一个活人会听播客,之前我天天抱着听,亲戚同学都问:“哟你岁数是真的大了啊,都开始听半导体了”。。。除了上海小资和互联网行业的人,播客在普通大众心中就是被鄙视的东西,也完全没有使用场景。

你我不过是拿着手机的猴子而已 假如你不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每天你还会被情绪裹挟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被情绪左右。 我们的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是从猴子等灵长类祖先继承的。它负责快速情感响应,帮助应对部落中的社会威胁与机会。 这导致,大部分时间我们像猴子,喜欢争夺地位。 原始社会,地位意味着更多的食物和繁衍机会。但现代社会,抢夺别人的财富和伴侣是犯罪。虽有不满,但理智压过本能,我们和谐生活。 直到有人发现激活人们负面情绪有利可图。 他开始像秃鹫一样盘旋,找到一个攻击对象,不惜扭曲,构陷,造谣,仅仅是为了获得流量。 下面是典型状况: - 普通人:我操,你是真敢说,我关注了。 - 被鼓动者:妈的,这个人坏透了,我也要批判一下 - 流量秃鹫:我操,能加关注,我也要吃波流量 - 平台算法:这个东西大家爱看,多推送点,然后加广告 到此,负面情绪会被平台无限放大。接下来每个人都要被负面情绪风暴刮几天 但一旦你意识到,你我不过是拿着手机的猴子 你就会开始这么思考: 这只猴子控制不住搞事情,我还要像上次一样被操弄,浪费愉快的一天吗? 恭喜你,摆脱了社交媒体的情绪裹挟,开始愉快的一天。

关于埃隆·马斯克的 10 个有趣事实 📮 1. 他曾是一位 SoundCloud 饶舌歌手🧵 https://t.co/lmTvilj6B6

婉婉是高手 https://t.co/vkPI55vsYk

众所周知,OKX @okxchinese 存 U 的利息一直都很高。 现在自动赚币除了支持 USDT,也支持 USDC了!💰 独立额度 100 万 U,后面还会支持增加 $ETH $SOL 等更多资产。 只要一键开启,只要没有真正投入使用的 U,比如挂单/全仓的保证金、甚至单子的浮盈,都可以生息!并且完全不影响交易以及其他操作。 VIP1 以上即可开启!只要账户大于 10wu 就可以了。 成为 VIP 后,还有手续费减免、专属客服、BTC 生息、双币赢以及独家周边等更多福利!🎁 如果你还没有注册 OKX,可以使用我的邀请码或邀请链接,省 20% 手续费! OKX:https://t.co/21wZxSYE0S 邀请码 A999998

我作为一个基本完全使用AI辅助做内容的创作者,目前有一个很大的痛点就是「素材 --> 提示词」这一步的采集工作,这里面有很多我讨厌Dirty work,包括: 1. 如何快速将各平台的主题素材收集到一处? 2. 如何有效管理各平台不同媒介素材(视频/音频/文字/图片) 3. 如何将素材能够总结出markdown友好的提示词 4. 如何能基于AI准确调用素材,并使用最强的大模型帮我生成的内容 现阶段我的流程是基于Notion,但是它的整个Workflow还是太长了。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我是一个Markdown的复制粘贴工程师... 最近入手了YouMind年度会员,感觉它的理念是最能解决我目前的痛点的,准备深度使用一段时间后来分享我新的工作流。

最近播客是越来越火了,前几天 Stripe 的 CEO 在 x 上,贴了一张《金融时报》的报道,报道称,中国播客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今年中国的播客听众总数将达到1.5亿,而五年前还不到70万。 今年可能是中国播客的爆发之年,我们话分三头来说。 一是入场名人越来越多,老罗第一期播客访谈李想,制作水平高超,话题真实深入,口碑直接爆炸。 二是 AI 播客发展迅猛,以 NotebookLM 和 ListenHub 为代表的 AI 播客工具,把播客的门槛降低到了会写字就行,极大地增加了播客供给。 三是小红书和B站这样的大平台开始推视频播客。视频播客已经是美国的主流形式,可小宇宙迟迟不支持,播客生态要做大,还是离不开大平台的推动。 每个对播客的理解都不一样,是因为每个人对播客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老罗对访谈播客的理解,可能是通过精心的制作,深入的挖掘,展现嘉宾最真实的过往和心路历程,毕竟这是世界上最独特最珍贵的私域信息。 ListenHub 对 AI 播客的理解,是把人类制作起来重复枯燥的知识信息类播客全部替换成 AI,10倍地提升内容创作者的效率。 小红书对视频播客的理解,是朋友之间的闲聊里,灵挂乍现的时刻,饭桌闲聊,睡前谈心,户外散步。这和小红书最新的slogan「你的生活兴趣社区」不谋而合。 不管大家如何理解播客,播客生态的繁荣,都离不开三个要素:创作者、工具、平台。 只有三方共同发力,方能有播客的广阔天地。 在人们注意力越来越涣散的今天,播客提供了一种静下心来,放松的,舒适的环境。 听完播客,会有吸取知识的满足,倾听故事的情感共鸣,与轻松惬意的小小幸福感。

趁着孩子还没开学,去杭州参加了几个AI相关的活动。 见到不少x上的网友 比如 @ZHO_ZHO_ZHO 建筑设计师转行做AI图片和视频生成,简直降维打击。 强烈推荐关注,各种生图提示词和玩法都超级领先,不比海外差。 和@oran_ge 在 @WaytoAGI AJ杭州家里也遇到很多网友,像开流水席,一会来一个人,聊的相当热闹。 不少网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向阳老师,我用过你的提示词”或“我经常看你的公众号”。 甚至有朋友说自己从法律转行做AI,都是因为3年前的AI直播分享。 培养一个输出型爱好,就能收获很多朋友和正反馈,真的不错,感恩大家。

他是你从没听说过、但绝对是最酷的亿万富翁…… • 骗过了美国秘密部队 • 驾驶飞机坠毁两次却奇迹生还 • 为了好玩,花 3 亿美元买下拉斯维加斯的 6 家赌场 这是一段被遗忘的传奇,那个启发了钢铁侠和托尼·斯塔克形象的男人:🧵 https://t.co/j1v1sf6b08

为什么好的录屏软件能放大用户的演示内容的价值 当你想给客户演示什么的时候,假如录制出来的东西,乱糟糟,一点都不丝滑,细节处不会自动放大。客户自然感觉购买你的服务不值得,感觉自己没有被认真对待。 这就和送礼一样,你送的礼品外包装好看,大气。别人都不好意思拒绝你的要求。 今天一个购买 DemoGet 的朋友给别人录屏演示个东西,别人觉得这个人,好用心啊 - 细节出自动放大 - 剪辑过视频无关内容 - 有录音,有头像讲解 我操,肯定花不少时间编辑过吧。 赶紧发个红包。 我这么说,你们肯定觉得铁锤穷疯了,乱扯。 反正我的录屏软件所有功能都能用的,就是有个小水印而已。 你们评论区下载试试,反正你们也不会亏。🤣

做营销的第一步:没皮没脸的不断强化 一万块钱对于推特这种大佬云集的地方啥也不是,但对于大众就会成为一个优质案例 不用把营销过度神话,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所有你认为厉害的人,无非是他们勇敢一些,先享受世界罢了 学会对身份祛魅,然后去追踪背后的真相 比如: - 卖空气有什么技巧? - 为什么他能卖出空气,换我可以吗? - 卖空气的风险是什么,当问题出现时要如何应对? - 如何设计你的空气套餐? - 如何借助卖空气来造势? 这些东西反而是营销中的术,是在做营销动作过程里的经验指南,可能是在表象上你无法观测到的东西 也就是这些东西,值那860块钱的围观,值这个空气

蔚来 ES8 又爆了,可能蔚来真的不会倒闭了。内饰质感和设计绝对是国内最强没有之一,比亚迪永远也学不会(比亚迪总拿做 10 万车的审美做豪车,各种丑)。其他方面更是全面超越问界 M9,还便宜那么多,唯一不足就是续航还是太短,要是有增程版就完美了。

今天有人发了两张耸人听闻的截图,说是日本入管局经营管理的实施规则定了: 今年10月执行,条款是比如 3000 万资本金或者雇佣两名常勤员工,续签需要增资或上报雇员信息 查了一早上出处,找到了,是个征集意见稿 https://t.co/ratNHuk27H

我觉得 Twitter 最讨厌的两个改动是: 1. 增加了书签功能,很多人看到你发了有用的内容,也不点赞也不转发,默默点一下书签就完了,完全没有互动。 2. 看别人的推,底下评论总能看到不认识的人显示灰色的图标,明明不认识没有任何交集,ta 却把你拉黑了。 和朋友缺少了互动,被不认识的人影响了心情。做产品做成这样,马斯克真傻逼。

Notion 的工程师做了一个设计方向的 AI chat,其中的设计哲学可以说是非常经典了。https://t.co/ll2ONvlENc https://t.co/U8e9Ff5LV4

刚刚记了一下一个 YouTube 视频的制作过程,六七分钟的那种,如果思路很清晰,工作效率很高,剪辑下来到可以出片,也要三个小时。拍摄的话,估计加上脚本,总共半小时吧。 封面制作半小时,发布和Repurpose大概要1小时。 所以如果状态很好的话,一个视频的制作时间是五小时。 https://t.co/qDfRkCokmT

小调查:有多少朋友有订阅了Lenny newsletter的会员? 我自己是会员,但感觉 newsletter 看的不多,主要是为了福利去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