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ilotSoPilot

🔥 Search Hot Tweets

Search and analyze hot tweets from KOL accounts list (list: https://x.com/i/lists/1961235697677017443) within 6 hours. Use SoPilot plugin to quickly comment and occupy the comment section.

Real-time Hot Tweet Analysis

Susan STEM

Susan STEM

@feltanimalworld· 38.1K followers

当我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时,常常会回望过去。互联网时代我们对“应用场景”的想象其实是非常狭窄的。那个时候的应用几乎都围绕着“信息流”“社交”“电商”这些方向转,而真正宏大、真正突破的尝试凤毛麟角。如果要说在前 LLM 时代最不狭窄、最前沿的探索,以太坊无疑算一个。它通过 Rule as Code 的理念,直接触碰了一个文明级的问题:人类如何把共识转译成结构,把结构转译成秩序。 而当我认知到大语言模型其实是“大符号模型”之后,我才意识到:人类历史上最庞大、最具含量的两个符号库,其实就是 规则/共识(法) 和 代码(机)。这两大符号体系分别托起了社会与机器的秩序,而在 LLM 时代,它们注定要发生合并与重构。这不是技术细节的问题,而是一场关于文明语言基石的前沿探讨。 我们习惯于把语言仅仅看作交流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然而,语言在更深的层面上一直扮演着文明的原材料:它塑造秩序,压缩混乱,把意图转化为可执行的规则。从这个角度看,法与码就是两座象征性的符号宇宙。 •法:承载社会共识,解决争端,界定边界,是人类群体能否协作的保障。 •码:指挥机器,结构化计算,成为现代基础设施的运行逻辑。 它们表面上南辕北辙:法缓慢、含混、饱含历史与道德;码迅速、精确、冷酷无情。可是在根本层面,它们回答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符号如何创造秩序? 这不仅是哲学上的追问,更是文明生存的基石。我们能否把混乱压缩成符号,再把符号强制化为秩序系统,正是区分文明与混沌、协调与无序、执行与空想的分水岭。而现在,大语言模型的崛起,使这一边界首次开始被动摇。因为 LLM 并不仅仅是沟通工具,而是一种 大规模符号运算引擎。当它能同时操作“法律的符号”与“代码的符号”时,我们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交汇点:共识与机器的统一语法。 延伸来看,这意味着: 1.法律不再只是文本,而可能成为可验证、可调用的执行协议。 2.代码不再只是机器语言,而可能带入社会价值与历史语境。 3.大语言模型成为中介,把这两种符号宇宙翻译、融合,甚至编排为一个可运行的“社会图灵机”。 这就是为什么 Rule as Code 不是一个局部的实验,而是一扇大门。它背后指向的,是语言与秩序的重写,是文明新一轮的操作系统升级。 https://t.co/WzslITLLif

22
6
0
4.4K
Posted 21d ago · Data updated 20d ago
Reply Suggestion

Est. 500 views for your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