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rch Hot Tweets
Search and analyze hot tweets from KOL accounts list (list: https://x.com/i/lists/1961235697677017443) within 6 hours. Use SoPilot plugin to quickly comment and occupy the comment section.

Susan STEM
Not Boring 是什么? https://t.co/geVyE69Qb1 老实说,我花了几年才想明白。 在我的观察列表里面,Packy McCormick 在同龄人里面,几乎是无敌的,无人能打。你要说自媒体创业,这种高峰在含金量上绝对厉害(技术含量高而且没割韭菜)。 一旦想明白,你会同时看透科技圈许多“玩法”:叙事如何变成资本,资本如何反哺建设,建设如何产出可验证结果,再把下一轮叙事调高到更高的层级。 Packy McCormick 到底在做什么? 他当然是作家(高产、长文、好读),也是投资人(直接下注)、网红(25万+订阅),还是商业分析师(但比投行研报更有趣)。 把这些角色叠加起来,真正的答案是:一种“认知型中介”(Intermediary / Broker)——在西方法治与行业协会体系中沉淀已久,但在中文语境里相对陌生。 为什么“中介”在美国不是贬义? 美国的 broker 文化是制度化的:执照、协会、合规、责任与声誉共同构成“信任的基础设施”。 不过,旧式 brokerage 的低熵环节这十几年已被技术大量替代: 信息撮合 → 被平台公开化房地产:Zillow / Redfin / Trulia 金融数据:Bloomberg / Yahoo Finance / Robinhood 人才市场:LinkedIn / Indeed / Upwork (没错以前找工作还有中介呢) 交易执行 → 被 API/自动化取代零佣金券商、算法交易、在线承保/比价 基础咨询 → 被算法/AI 低端替代Robo-advisor、自动估值(Zestimate)、合同审阅 AI 于是,真正稀缺的变成了:把复杂信息压缩成判断,把判断组织成行动,把行动落实为可验证的结果。 Not Boring 的新范式(真的很厉害,就从写文章开始做起的) 用一句话压缩: 高密度研究 → 可传播叙事(Narrative) → 聚合高质量读者(Builders/VCs/Operators) → 形成资本与资源流(Capital) → 推动建设(Build) → 以结果复盘(Proof)沉淀信誉与方法 → 进入下一轮更强分发与更好筛选。 叙事—资本—建设—复盘的闭环系统。Newsletter 是入口,不是终点。 新型“认知型 Broker”的五个技术模块 不是写底层代码的“硬技术”,而是把认知编译成行动的“软技术”(系统设计层面的技术)。 叙事工程(Narrative Engineering)选框架/类比 → 设边界 → 放反例与可证伪点 → 给行动建议;让复杂主题变成可调用结构。 研究运维(ResearchOps)数据源标准化、证据标注、版本/引用管理、方法白皮书与模板化生产,保证可复现与可审计。 信任工程(Trust / Disclosure)利益披露、持仓记录、事前假设与事后复盘,形成“信誉账本”,让判断可追踪、可纠偏。 撮合协议(Matching Protocol)读者 → Builder → 项目 → 资本的路由;定义“何时入/何时退/谁负责”的状态机与触发器。 影响分析(Impact Analytics)从“阅读量”转向“达成率/里程碑兑现/误判回撤”的指标,把热度变成可验证的影响。 他是博主 × 领导者 × 研究者 × Broker。 他既具备理工男的技术洞察与机制理解,也具备人文高手的表达与动员能力;对科技、政治、制度、市场有跨域把握。 行文如流水,非常有可读性。 这类产出是把共识编译成协议,把协议落成结果,并用复盘把信誉做成资产。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高级的力量。 所以我才领悟这篇推文: 我们需要理解:共识—协议—结构—叙事 的循环 https://t.co/tktqNtmJU1
Est. 400 views for your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