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rch Hot Tweets
Search and analyze hot tweets from KOL accounts within 6 hours. Use SoPilot plugin to quickly comment and occupy the comment section.
Selected 0 accounts for search analysis, total 0 followers
Selected 0 accounts for search analysis, total 0 followers
@0xCheshire
@dontbesilent12
@Financeyf5
@dingyi
@oran_ge
@cyrilxug
@Yangyixxxx
@bearbig
@vista8
@Cydiar404
@PandaTalk8
@lxfater
@hzlzh
@jenniekusu
@xbanboo
@caizhenghai
@yihui_indie
@interjc
@lyc_zh
@real_kai42
@Jackywine
@thecalicastle
@idoubicc
@ilovek8s
@chimaosheriff
@iamtonyzhu
@drmrzhong
@elliotchen100
@cellinlab
@msjaozhu
@frxiaobei
Real-time Hot Tweet AnalysisJuly 31, 2025

专访旧金山独立设计师Yating: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分隔 我一开始也是,过去习惯用上下班来分隔工作和个人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经常会突然有一些想法,尤其晚上会特别有灵感。每当灵感来的时候,晚上经常会加班做点东西,结果第二天就会被影响到。 后来我慢慢发现了一些小方法和原则,虽然也有灵活调整,但有些底线我会尽量遵守。比如,每个周期一定要有一天是完全不做设计、不碰工作的。我觉得这个真的很有必要。 即使那天我很想赶紧完成点什么,但我也会强行给自己安排上,做点完全属于个人的事情。比如说我喜欢运动,就会报名一些比赛,让自己不得不切换到“如何把比赛比好”这个状态里,专注于其他目标。 还有一个原则是在每天工作日的时间上——超过某个时间点我绝对不工作,某个时间点之前我一定要开始工作。这样就保证了自己每天有充足的睡眠。 这一套下来,确实让我感觉身心状态好很多,也不会再被灵感拖着走,能更有节奏地生活和工作了。 注:详细内容,请关注播客BearTalk (狗熊有话说)的专题访谈:雅婷:设计师订阅制,用设计思维来做设计工作室(8月4日上线)

战损一条裤子,养伤 7 天😅 https://t.co/Z6WzzMxsbv

七月最好的礼物 The best gift for July Based https://t.co/mdxhjcodPD

可以载入史册了 feel so based @jessepollak https://t.co/AGu18SzOFU

#疯狂星期四深圳场 第1期,圆满成功🎉 暴雨也无法阻挡我们在此相聚,大家从广州、东莞、汕头赶来,相谈甚欢,眼中都散发着光彩。每个人都那么有趣,创造者奇思妙想,根本聊不够,聊不够。 从此,在深圳也有了创造者的精神角落,让们下期疯狂星期四再见! https://t.co/92MC31szzI

公众号还是挺值得做的, 配合着 视频号, 做一个认真严肃的个人品牌,恐怕只有公众号+视频号更合适不过了。

大学生出来合伙创业一定要擦亮眼睛, 有一些企业老板骗大学生来加入公司为法人, 好去拿大学生的创业补贴的。 对于找你去当合伙人或法人的, 一定要特别慎重, 别把自己搭进去, 好处没拿到,还要背着公司的债务。

The AI design library: https://t.co/0XnD5m14qK

这个人曾是世界首富,从 1987 年到 1994 年连续七年都是。 但到了 2000 年,他已经亏掉了自己财富的 75%。 到 2016 年,他的财富缩水了 95%。 这是曾经掌控日本六分之一土地的独裁者堤义明的故事:🧵 https://t.co/8SdXEBjzuo

好复杂,这个线拖拽得头晕,肝了半下午,回想起曾经写代码的日子 https://t.co/xdz11ARRfF

专访独立开发者,句乐部创始人阿崔:做项目值得借鉴的路径和经验 如果现在让我回顾和总结一下,我觉得有几件事特别值得借鉴,也绝对是我以后还会坚持的做法。如果有人来问我,我也会建议他们优先做这几件事: 1. 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 ——无论你现在手头的东西有多“垃圾”,一定要尽早放出来,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 我当时做的版本其实很简陋,但我就是第一时间发出来宣传。身边很多人做产品习惯“闷头干”,等到做了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结果发现根本没人买账。你想象中的受众、市场,其实很多只是自己脑海里的幻想,没有经过验证。 2. 坚持 MVP 思想,小步快跑 ——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快速上线、快速试错、快速调整。 这点虽然已经被讲烂了,但真的特别重要。小步快跑是最低成本的试错方式,能让你很快发现问题。 但实际上,“听说”和“真正去做”是两回事,很多人只是听了,但没有实践。 3. 及时验证,真实反馈 ——要及时获得真实用户反馈,而不是自己憋着“闭门造车”。 只有不断让外部环境影响你的产品,你才能不断优化和迭代。 4. 不怕丑,不怕失败 ——别怕东西不够好、别人不喜欢,先放出来,再优化。 总结下来,早发布、快反馈、小步快跑、敢于验证,是我认为每个独立开发者、做产品的人都值得借鉴的路径。 注:详细内容,请关注播客BearTalk (狗熊有话说)的专题访谈:从练手小工具到15万用户:阿崔的“句乐部”成长记(8月11日上线)

好看,开源,只能用自己的 API,类似 Claude Code:https://t.co/stn6GecEnF https://t.co/bx6F0vK53l

《福布斯》刚刚发布了最新一期 30 岁以下新晋亿万富豪榜。 下面是这 21 位 30 岁以下亿万富豪的详细介绍:🧵 https://t.co/dk7fmpnzBb

强烈推荐,之前订阅过他的周刊,都是干货,现在相当于免费直接用。

这是 Scarface。 他在 23 岁前通过交易把 5,000 美元变成了超过 500 万美元。 大多数人在做日内交易或短线交易时都会亏钱…… 但他开发了一个专门用 1 分钟图操作的系统,每月可以赚 20 万美元以上。 (而他每天只交易 90 分钟) 下面是他的交易系统:🧵 https://t.co/qKGIPkTiy9

一个人想搞付费社群,X 和他的朋友们,先预留 100 - 200 个固定席位,拉他认识的那些大佬给他免费站台,然后对外宣传前期只要 199,但从 201 开始会员编号,每超过 100 人涨价一次。知识星球的常规套路。 想钓小鱼打窝就够了,想钓翘嘴需要用蚯蚓玉米什么的,想钓深海巨型大鱼,那肯定要把前面钓上来的全拿来当饵料。

🎁Creem + AI编程实战教程啦了!如何轻松的用上下文来帮我接入支付?如何不写代码接入订阅支付、一次性支付、多SKU支付,都在这个教程中啦! https://t.co/5RIKiQwOIv

#疯狂星期四深圳场 上午的暴雨也无法阻挡大家的热情,先去吃饭了,下午继续畅聊 😘

如果你是iphone 手机, 可以用这个方法为 ChatGPT 充值, 我刚刚续费成功了。 https://t.co/DGuDxN7K7g

每天都在直播的博主,分两类 一种是个人能力极强的,短视频已经很赚钱了,但是直播更赚钱,赚到停不下来,所以天天播 吃饭也播,路上也播。我管这种叫天道酬勤 另外一种是,不直播、不出摊,就没钱赚 只有用转化效率最高的直播才能赚钱,其他形式都赚不了 这种是业务不健康的表现,应该暂停直播,想办法优化一下自己的业务,不能贪图眼前小利

🎉🎉🎉好啦!一小时赚了数千美金!有史以来最划算的200美金投资 https://t.co/w2lRIlcB65

种草深度:直播>视频>图文>文字,长文例外哈哈 部分公众号博主的转化能力,可以超过短视频博主 对于擅长文字的公众号作者来说,考虑到他们可以用视频号偶尔直播,短视频不拍也罢

当你看到这些 title 会觉得割韭菜和心里不适吗?但是人家的 AI 社群,年费 18000,你没看错,18000 rmb 一年,还一堆人抢着付款。 https://t.co/6CLjKrqN67

ClaudeCode相比Cursor而言 对于工程师来说,会更缺乏掌控感 Cursor至少你还会看一看代码,确认一下它是怎么写的 但ClaudeCode一把梭之后,其实很难会关注到细节 当发现这个项目要调整,AI遇到阻力时,还需要人工Review一遍代码,开启吃屎模式,虽然AI的屎比人类的能好点儿,但这个过程还是会经历痛苦 项目越来越庞大的时候,这种痛苦就会越来越多 避免它的方式,是提供确定的指导文档,以便限制AI在有限可控范围内发挥 但这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 所以vibe coding在当下来看 很难完成那最后一公里

刚刚订阅了 @dingyi 的 newsletter DEX周刊。一直免费看,觉得应该付费支持一下。算是国内设计类newsletter里很高质量的了。 另外还订阅了 @HeyHuazi 的周刊,也非常不错,强烈推荐。 https://t.co/uLzaatRMwI

微软刚刚公布了 40 个最可能被 AI 取代和受 AI 影响最小的职业: https://t.co/Whj1fjaDef

说个暴论: x 上聚集着国内对 AI 认知最高的一波人 之前读研时候认识读文科的朋友,后来我毕业后就去就业了。而他继续读博。 过年时候,在北京遇到他,他开口就说 DeepSeek 牛逼,豆包好用。 我受不了,跟他说,你都天天谷歌学术看论文了,为啥不用一下最新的 AI 工具呢? 后来我给他推荐 宝玉谈 ai 编程 小互 的 ai 资讯 橘子 的 ai 前沿点评 向阳 的 ai 实战 我没有推荐我哈☺️,怕他暴露我。 最近见他,他 开始吹 ChatGPT,gmini,claude 。 也开始用 claude code 学习编程了。可惜天天做到一半搞不定的,还要我兜底。 搞学术的人很明白信息越靠近源头,学到的越多。 他还安利了搞学术,一些创业者都来到 x 了解 ai 了。 我感觉 ai 继续发展下去,简中会变成高认知的 ai 爱好者的汇集地。 ai 的信息,就国外,简中,然后微博小红书传递。 最明显就是我经常能在小红书看大各种大 v 的推文🤗 其实能来到 x 关注信息就跟根据认知水平筛选一大批人了。 你们觉得我说的对吗?

现在用 iOS 系统太他妈恶心了,我用美区账号登录 app store,如果打开一些国区账号买的 app,会显示不是会员,必须切换到国区才能恢复……但我的 app 都是多个不同区购买的,如果再打开美区买的 app,还要再切换回来……苹果太鸡贼了!